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580章 好TM大的导弹!(月初求一波月票~)

第580章 好TM大的导弹!(月初求一波月票~)

第580章 好TM大的导弹!(月初求一波月票~) (第1/2页)

在跟马立平达成技术路线上的一致之后,常浩南便带着整个铸造研究小组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技术研发当中。
  
  另一方面,设备的问题也要同步解决。
  
  前者刚刚之所以纠结了那么长时间,也正是这个原因。
  
  毕竟是刚买回来不长时间的新设备,就这么直接给换了,实在有点败家。
  
  不过两个人后面分析了一下,发现这两种工艺虽然在控制方法上大相径庭,但基本原理非常接近,因此硬件上的差别反而没那么大。
  
  完全可以在原来设备的基础上搞原位改进。
  
  总算是让马立平松了口气。
  
  他作为这个精密铸造中心的主任,虽然身上并不背着经费层面的KPI,但作为一個研究机构的一把手,总归要精打细算一些。
  
  于是,常浩南又通过火炬集团联系到同为华夏科学院下属企业的盛京科学仪器公司,让对方按照要求对定向凝固炉的凝固设备进行改进,将原来的高速凝固工艺改为已经被他注册了专利的液态金属冷却工艺。
  
  当然,黎明厂手头这些,以及后续新购设备的专利授权费用,肯定是给免了。
  
  但如果有其它用户的话,那两家公司就二一添作五,利润直接平分。
  
  算是进行了一次不太起眼,但影响深远的合作。
  
  此外,软件方面的升级仍然需要硬件层面的支持。
  
  相比于冷端处在完全真空状态的高速凝固法,新工艺对于冷端温度场的控制精度远超过去,并且无论液锡还是液铝的比热容都相当巨大,也需要更加有效的感应加热电源、搅拌系统、温度传感器……
  
  好在这两年华夏的工业水平被常浩南以点带面地推了好几波,确实进步很大,大多数零部件在国内都能搞到,像传感器这类比较精密的,也因为跟欧洲那的合作关系,不难绕过基本已经名存实亡的技术封锁买到精度比较高的。
  
  只不过,这个过程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得等。
  
  至于前面提到的熔模铸造过程模型设计,常浩南则是早就已经把架子给搭好了,只是还需要足够的数据对各种参数进行调整。
  
  所以,在确定了制造单晶涡轮叶片的具体研究方案,并把工作安排下去之后,他本人反倒没有最开始几天那么忙了。
  
  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要根据铸造工序的数据进行调参,再反馈给生产端进行新的工艺测试,他又没办法像往常那样暂时离开盛京,去把精力放在别的项目上去。
  
  总之,就是破天荒地闲了下来。
  
  当然,以常浩南如今的地位而言,所谓“闲”也只能是相对的。
  
  毕竟盛京这个地方,在各种意义上属于华夏军事工业,尤其是航空工业的摇篮,属于科工委系统的研究所和企业数量众多。
  
  这么一尊大神就在自己旁边,而且好像还不是很忙的样子。
  
  如此天赐良机,肯定要试着邀请一下。
  
  就算请不过来,至少也能体现一下对大佬的尊重。
  
  意思总归要到位。
  
  常浩南不是个喜欢排场的人,所以对于大多数没什么营养,只是请他去看看或者做个讲座的邀请都予以回绝。
  
  不过盛京毕竟也算是他的起家之地,所以,有些地方,还是值得专门去看看的。
  
  就比如112厂和601所。
  
  一来他在这两个地方的熟人实在是比较多,二来么……
  
  他也想去亲眼看看波斯人的F14是个什么情况——
  
  跟之前F4EC的项目不太一样,由于F14要动的地方实在太多,加上需要升级的飞机数量也相对比较少,只有40架,因此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的延寿升级项目需要在112厂,而不是波斯国内进行。
  
  为此,盛京飞机工业集团还专门在老型号歼8的总装车间里面腾出来了一块地方,用来停放最先被送到华夏这边的三架飞机。
  
  对于112厂来说,常浩南已经属于是老常客了,所以倒也没整什么太大的排场。
  
  只不过厂长和书记带着领导班子亲自到厂门口迎接了一波。
  
  然后由老熟人,如今已经升任盛飞集团总工程师的何明带着常浩南换好工装,来到了后者再熟悉不过的那个总装车间里面。
  
  相比于歼11,歼8系列的生产如今虽然也用上了一些数字化发图之类的新技术,但并没有引入并行作业和协同装配的脉动生产思路,还是用着传统的总装办法。
  
  虽然慢一些,不过这种时候反倒有了好处。
  
  因为对于场地布置的要求几乎没有,能有个地方停飞机和组装型架就行,很容易挪用一部分面积出来作为他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