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良跃农门 > 第六百四十四章 信

第六百四十四章 信

第六百四十四章 信 (第1/2页)

后堂之中,李欣拆了信来阅,看完后脸上有抹深思。
  
  除了惯常的恭喜乔迁之类的客套话,沈夫人还写了些零零碎碎的琐事,像是信手所写,想到哪儿便写到哪儿,没有太多的实质意义,让李欣在意的也只有其中两件事。
  
  但是这样的态度让李欣有些猜疑。
  
  按理说依照沈夫人的性子,不会写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在信上才
  
  “夫人,大厨房那边儿问鲜果是否要上。”青丫轻声走了过来,低声询问道。
  
  李欣回过神来,点了个头道:“看宾客们都吃得差不多了,就把鲜果也上上去。”
  
  青丫应声下去吩咐,李欣折叠好信复又塞回到了信封之中。
  
  如今沈四爷倒是越发沉稳了,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那副轻狂之相。李欣不由地想起关文说沈四太太产子,孩子生下后不久便夭折,且那孩子……而沈四太太又被送去庄下休养,不免有些喟叹。
  
  沈夫人信中提到两件让李欣侧目的事。
  
  一是沈家作坊专营女子香胰子、香露、洁净肌肤的那些产品,经过这几年的经营,如今已远销京中,京中富商看中此商机,不日便会前来洽谈。若是双方协商满意,这无疑会是沈家的生意更上一个台阶。
  
  二便是沈家家事,沈夫人在信中唠叨,她膝下四子,虽都已然成亲,孙辈却荒凉,至今也只得长子所出嫡长孙也就是李欣当年阴差阳错之下救下的沈睿轩,如今也有十二岁年纪了。另外便是沈二爷之子。只得两个孙辈,确实是有些子嗣不济。
  
  前者让李欣侧目,是因为沈家作坊此生意和她息息相关,可以说这门生意是当初她牵的头,若不是她中途审时度势撤了下来,恐怕如今还是沈家作坊元老级人物。
  
  后者让李欣侧目,却是因为沈夫人在这件事后特意提了提,说她长子长媳在任上期满要回家中来住上一月,再往京中听差补缺,捎来家中的家信上说,打算见见救过他们长子的李欣。
  
  沈夫人挂念之事只得两样,一样是沈家的生意,一样便是她亲子亲孙。
  
  就好比给李欣的心中,即便是说沈家家中琐事,却也只提及到长子、次子、三子,关于沈四爷,却一言未提。
  
  难为沈四爷还帮着沈夫人送信。
  
  李欣叹了口气果子正好抱了啼哭的悠悠过来,李欣接下悠悠,宽衣解带喂她吃奶。
  
  乔迁宴办得很隆重,在关文和李欣的共同关注下,“关宅”的匾额挂上了正门。
  
  刘氏身为李欣生母,关文岳母,瞧着这场景合不拢嘴,匆匆吃过了饭便寻上了李欣这里,张氏、山子、小兜和李歌跟着。
  
  李欣最小的妹妹李歌小小年纪便长得一表人才,被人介绍说是关家主母幼妹引得众人都迭声称赞,让刘氏又好好风光了一把。
  
  李歌才刚学会走路,一个人在地上颠颠地走着。刘氏也不去管她任由小兜看顾着。
  
  山子却是撇嘴,不耐烦地窜到了一边儿坐着,翘起了腿。被张氏狠狠瞪了一眼,这才端正坐好,不过没一会儿坐着又没了个正形。
  
  都是孩子,李欣瞧着也不苛责,夸了一句小兜小小年纪就知道好好照顾着小姑姑了,便让刘氏和张氏坐。
  
  刘氏打量了李欣这后堂觉得宽敞明亮屋顶也高,让刘氏喜欢的不行。
  
  “你们这会儿日子过得好了合该住这样的高屋子。”刘氏啧啧赞叹道:“阿文也是有本事,这才在镇上闯荡了多久就置下这么一份家业。你不知道,村里的人都羡慕我呢!说我命好,儿女都有出息。
  
  刘氏咯咯笑,李歌停下来歪着头看了看刘氏,也笑了两声,又到处跑着。这会儿不仅小兜追着护着她,果子也追了上去,生怕主母的妹子磕着绊着了。
  
  李欣笑了笑,知道刘氏的性子,她娘就是有些喜欢炫耀,这也无可厚非。
  
  “娘跟大嫂过来,家中有人料理事吧?”李欣问道。
  
  刘氏答道:“家里也请了长工的,爹娘这会儿日子也过得滋润,你放心吧。”
  
  张氏也笑道:“家中活计都不重,除了要看着那几个孩子有些不省心外,其余都还好。”
  
  山子便在一边哼道:“好不容易出来玩一回,还搁在这屋子里说话,我要出去你也不允……”
  
  “李航!”张氏顿时板了脸道:“你在学堂中念书,也是这样跟先生讲话的?”
  
  山子年岁大了,家中人也都不再叫他这小名,叫了他大名李航。
  
  李航闷哼一声,想必也是怕他娘,当即不敢反驳,微微低垂了头,嘴巴稍稍撇了一下。
  
  李欣正看着,却瞧李航朝她这边儿望了过来,冲她眨了下眼睛。
  
  李欣一钲然后反应过来,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这小子,搬救兵都搬到她这儿来了?也不想想他从前来关家住那些时日,可把她给折磨地够呛的,她能愿意帮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